围绕“一根葱”延链补链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凤翔两位村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时间:2021-12-30 18:14:49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围绕“一根葱”延链补链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凤翔两位村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围绕“一根葱”产业,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发展大葱特色产业500余亩,繁育葱苗150亩,未来石头坡村还将“继续做大做强大葱产业,打造鱼莲混养加千亩特色观光产业园,建设美丽乡村

编者按: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进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凤翔区有着自己的解答。

宝鸡市凤翔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好措施,为此,宝鸡凤翔区委宣传部与西部网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看凤翔 ”西部网媒体行活动,西部网记者深入县区、深入村镇、深入群众,去探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背后的“ 凤翔密码 ”。

西部网讯(记者 鲁鹏飞)12月7日,仲冬时节,在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大葱种植产业园里,一畦畦大葱长势正旺,从石头坡村流出来的泉水叮咚作响,一路滋润着地里的大葱。围绕“一根葱”产业,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发展大葱特色产业500余亩,繁育葱苗150亩,未来石头坡村还将“继续做大做强大葱产业,打造鱼莲混养加千亩特色观光产业园,建设美丽乡村。”

0d79c036841c793b123de206009ee361.jpeg

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种植的大葱(资料图)

借力“一根葱”产业还能做出哪些产业布局?凤翔区长青镇高嘴头村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出 “围绕高嘴头五年规划,新建百亩产业化大棚蔬菜设施园,继续深挖文旅资源,发展‘文旅驱动型’集体经济。未来高嘴头将依托王家崖水库水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游、体验游等文旅融合新产业,计划建成集稻田养殖、田园观光、休闲垂钓、餐饮娱乐、民宿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围绕“一根葱”产业,培育壮大各类乡村特色产业,凤翔区长青镇两个村的村书记谋划的未来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梦蓝图绘就,山美水美,产业发展兴旺,乡村旅游有活力,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凤翔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传统产业新“种”法  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979fd9f84f4c977d5493c0149c88115a.jpeg

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在葱秧繁育大棚介绍村子大葱产业。

“长青葱,临河风,葱白又嫩,能吃一冬。长青大葱种植历史久远,远近闻名,大葱也一直是我们村上的特色主导产业,我们的大葱喝的山泉水,葱白又嫩,受到很多客商的青睐。欢迎大家来石头坡村采购大葱,赏田园风光。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展大葱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站在石头坡村大葱种植产业园里,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对于村上的大葱产业,有道不尽的欢喜,更有着长远的谋划与思量。

记者了解到,长青当地有多年种植大葱的传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镇大葱种植多达一万余亩。但随着品种单一、作务方式落后等原因,导致大葱这个传统产业的“优生地”没有产生大效益,发展一度停滞不前。

潘勤珠介绍,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田地资源,做足做活土地文章,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特色化项目,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来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路子。既然长青地区有着长久的大葱种植历史,为何不能用现代化的种植模式让长青大葱焕发新的生机?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石头坡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传统大葱产业优势,进行现代化种植。2019年5月,潘勤珠带头成立长青镇石头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支部班子成员集资入股,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参与合作社项目运营管理,干部带头承诺风险共担,动员全村887户3725人加入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开始规模化种植大葱。合作社推出20元基础股、1万元发展股,带动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利用产业项目扶持资金量化到脱贫户每一人,吸纳脱贫户发展大葱产业,全村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大葱产业发展。

“为了使传统大葱产业稳产高产和高品质发展,我们村干部‘走出去引进来’,先后到山东、浙江等地学习,学习当地大葱特色产业种植方法,用现代化科技种植大葱,引进先进地区的大葱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得大葱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村上主导产业。” 潘勤珠介绍,正常年份大葱亩产可以达到1.2万斤到1.3万斤,根据市场情况,每亩产值1万元左右,今年由于气候影响,大葱有所减产,最近一段时间收购价在1.3元左右,后面随着年节临近,大葱市场价也会有所上涨。

d92c7c9a8560fc025d38a367e993082e.jpeg

客商在石头坡村收购大葱(资料图)

“目前村上500亩大葱销售只剩不到200亩了,大葱主要销往宝鸡、天水、平凉、西安、郑州等地,近年来的产业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潘勤珠说到。

产业引进来,持续健康发展是潘勤珠一直思索的,如何做大做强“一根葱”产业?今年,石头坡村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大葱工厂化育苗大棚,引进日本先进大葱育秧技术,一个集大葱秧苗繁育、种植与托管种植、销售于一体的“一根葱”产业已初现规模,辐射带动周边村子发展大葱产业,在周边其他村子托管种植大葱200余亩,为周边村子提供大葱秧苗、农机、技术等,大葱产业规模效益逐步扩大。

“2021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余亩,发展特色产业大葱500余亩,育葱苗150亩,油菜160余亩,优质黄豆24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合作社给脱贫户和村民分红19.5万元,每个脱贫人口每人分红150元,共计99000元,发展股每万元分红800元,共计35600元,基础股每股20元分红六元,共计22400元,助贫济困鼓励奖金18000余元,产业发展先进组奖励21000元。经济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加劳动支付劳务费15万元。”

潘勤珠介绍,2022年石头坡村将继续做大做强“一根葱”产业,实施两个“千亩计划”,计划流转土地1300亩,发展农光互补高效产业园,强力推进千亩大葱种植产业园和200亩亩鱼莲混养产业园,聚力打造经济强村、建设美丽石头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围绕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位于凤翔城区西南十五公里处、王家崖水库东岸的凤翔区长青镇高嘴头村,辖三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991户、3823人,高嘴头村人均耕地只有0.6亩。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不高。

32fcdb905cfa8038430ab35c64b0401b.jpg

凤翔区长青镇高嘴头村谋划的百余座特色蔬菜大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

2019年9月,陕西华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录强,怀揣“回报家乡,造福桑梓”的梦想,走马上任高嘴头村党支部书记。张录强深知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上任伊始,高嘴头就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一社两园三阵地”五年发展目标,建设投资400多万元的百座特色蔬菜大棚园和投资800多万元的生态立体产业园,目前,新建的百座特色蔬菜大棚园已经接近尾声。

在高嘴头村打造的高新生态田园综合体一号产业基地里,在“一根葱”产业的辐射带动下,高嘴头村利用腾退的旧宅基地复垦后,种植大葱,发展大葱产业。记者在高嘴头采访时,村民正在地里引水浇灌大葱,产业园的另一边,一眼就能看到风光旖旎的王家崖水库。

6553ca26676aa743b99d7ae61d9b4df4.jpeg

凤翔区长青镇高嘴头村党支部书记张录强介绍村子谋划的高新生态产业园规划。

张录强介绍,高嘴头村紧邻王家崖水库,冯家山支干渠环绕全村,水资源便利,村子瞄准蔬菜产业,在发展大葱产业基础上,建设百余座特色蔬菜大棚园,计划扩大蔬菜种植种类,未来将引进专业企业运营,采取订单经营模式,延伸蔬菜产业链,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不断强化蔬菜产业高品质发展。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高嘴头争取项目资金1270多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村子饮水管网改造、滑坡治理、整村亮化,让高嘴头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庄环境变美了,也让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增强了。

“2022年,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做好我村第一个五年规划持续全面实施和成效展示。同时,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流转土地突破700亩,收入突破60万元。新建的百亩产业化大棚设施园正式投入运营,计划收入50万元左右。”

在一号产业基地里,张录强指着远处的王家崖水库说到,未来高嘴头村将深挖村子文旅资源,发展“文旅驱动型”集体经济,补齐乡村旅游产业。“依据我们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王家崖水库水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游、体验游等文旅融合新产业,计划建成集稻田养殖、田园观光、休闲垂钓、餐饮娱乐、民宿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提升旅游文化底蕴,加强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旅驱动型’经济朝特色化、品质化、精品化发展。”

c4d040f25b87ffc6a9dd2da9180bd0e1.jpg

凤翔区长青镇高嘴头村五年规划鸟瞰图

在高嘴头村村委会,一幅高嘴头五年规划鸟瞰图映入记者眼帘,产业发展兴旺,乡村山美水美,乡村旅游有活力,一幅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凤翔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赵蕴清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