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严查疫情期间9种网络违法行为

时间:2021-12-31 18:05:11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延安严查疫情期间9种网络违法行为

12月31日,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延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宝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军、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张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二级调研员黄志斌出席,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主持发布会。

西部网讯(记者 张明鸣)12月31日,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延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宝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军、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张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二级调研员黄志斌出席,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主持发布会。

延安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张强说,当前延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绝大多数市民都是通过互联网了解疫情发展状况,网上涉及疫情的信息也非常多,总体上可归纳为4类,第一类关于各级防疫政策、防疫措施的信息。对待此类消息一定要以官媒发布的信息为准,决不能去相信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小道消息”。同时,要认真阅览、仔细分辨,分清各项政策、措施针对的区域范围、群体,才能准确掌握事关自身的防疫要求。例如,目前的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都精准到了街道、小区甚至是单元楼,每个区域对人员出行的要求差距非常大,如果不能区分清楚,就容易产生“别人能出去买菜我为什么不能”“别人能出行我为什么不能”的误解。

第二类是与疫情直接相关的信息,包括感染人员、流调轨迹、核酸结果等内容,这类消息大家时时刻刻在关注。也正是因为此类信息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大家在获取、转发时候更要慎之又慎,决不能道听途说,甚至转发传播“小道消息”,形成不符实际、夸大情况甚至是虚假消息的舆论场,给抗疫造成困扰,给社会造成恐慌。近期,针对此类现象,网信、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关闭违法违规账号3个,约谈教育10人次,受理网民举报10起,形成了震慑。

第三类就是在疫情背景下的民生类信息。例如近期传播的物价暴涨、就医困难等信息,看待此类信息大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一拥而上,甚至被一些无良账号带偏节奏。特别是对于防疫中出现的个别问题、特殊问题,例如特殊人群就医、滞留人员返乡等问题,政府各部门都在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便民热线来求助反映这些问题,我关注到宝塔区还开通了“疫情紧急求助渠道”,但是坚决不允许在网上进行夸大化、关联化、普遍化,对于恶意利用炒作这类信息的,甚至借此攻击防疫政策、措施的,我们将依法严厉打击。

第四类是关于一些防疫知识的信息。对于这类信息大家要理性对待、科学分析、听取权威,务必坚持“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自觉抵制“喝茶防疫”“洗澡抗病毒”等流言,做到科学防护、理性应对。

同时,目前已发布了《关于依法打击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对9种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禁止并将坚决打击。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获取信息时,要自觉以官方权威信息为主,提高识谣辟谣意识,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共同维护疫情防控大局。

编辑:徐新新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