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凤翔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1-29 15:16:58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宝鸡凤翔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公元前677年,秦人定都雍城,此后,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为这座都城积蓄力量,披上一层厚重又灿烂的历史荣光。 从始皇加冕到苏轼初仕,从凤翔泥塑到木版年画,时至今日,古雍州文脉绵延、凤凰磐涅,新凤翔出新出彩、繁华璀璨。

公元前677年,秦人定都雍城,此后,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为这座都城积蓄力量,披上一层厚重又灿烂的历史荣光。

从始皇加冕到苏轼初仕,从凤翔泥塑到木版年画,时至今日,古雍州文脉绵延、凤凰磐涅,新凤翔出新出彩、繁华璀璨。

先秦古都再放华彩

“天下九州,唯雍其昌”。秦国从弱到强,壮大崛起,雍城是秦人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发祥于此的秦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和基石。

在凤翔区博物馆,嬴秦创霸的故事承载着雍秦文明的辉煌篇章。厚重的瓦当、精致的凤鸟衔环铜熏炉、体现着领先于时代的建筑工艺的青铜建筑构件……一件件陈列品无不呈现出曾历先秦二十公,建都 300多年雍城的昔日繁荣。

在秦公一号大墓,3000余件珍贵文物的出土正在逐步揭开秦国的神秘面纱,充分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勾勒这个王朝大致的轮廓。从墓道的一端望去,这座大墓像一条幽深的大峡谷,作为目前我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我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和我国历史上第一套天子丧葬礼仪“黄肠题凑”的实物发掘,秦公一号大墓以其“东方倒金字塔”的规模将先秦时代士之勇、马之壮、匠之巧折射于世人面前。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使它至今天威犹存。

今天,凤翔正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先秦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进一步加强对秦文化传承弘扬的力度,有计划地发掘更多的秦文化遗迹,重现雍城时代生态优美、国家富强、追求创新的繁荣与辉煌。

苏轼东湖焕发新生

凤翔作为陕西省文物大区,人文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雍城璀璨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细数气势恢宏的秦公一号大墓景区、典藏丰富的凤翔县博物馆、雕刻时光印记的周家大院、别具一格的东湖园林,还有西凤酒酿酒旧址、紫荆山会议旧址……这些文化遗产和古建民居在政策的加持下,正释放出别样的光彩。

其中,作为“三大景区”之一的大东湖景区入选“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名录,180多篇咏颂东湖的诗文记载了从古至今这一泓碧水的绝代风华。

“湖似郎官好,名因学士传。游鲦争唼雨,垂柳欲生烟。”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诗句,描绘出东湖的妩媚动人,也道出苏轼与悠悠东湖的因缘。这个古称“饮凤池”的风水宝地,早在公元1062年,就在苏轼的一番修筑中构建起独具宋代风貌的亭台楼榭。

近年来,凤翔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特色旅游名区”的奋斗目标,在《大东湖景区总体规划》等政策编制的引领下,东湖面貌焕然一新,以苏轼文化为主的湖北区、以水域浏览为主的内湖区、以赏莲赏花为主的外湖区,健全了东湖景区各项功能,成为宝鸡乃至陕西旅游景观中的精品。

除此之外,从2022年到2025年,凤翔将实现文化资源旅游突破,打造中国雍秦文化旅游目的地、陕西三大秦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一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叫响“先秦古都,秦人老家”口号,进一步扩大凤翔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遗里的凤翔双“姝”

说到“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称,必然要把目光投放在凤翔区六营村。

这里生产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本部第六营士兵在此安营扎寨,该村因而取名六营村。该营的一部分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兑水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泥器物,并施以彩绘,作为泥玩具出售。六营村的彩绘泥塑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

凤翔泥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凤翔泥塑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六营村打造了“中国泥塑一条街”,每年吸引3万多中外客人前来六营村参观,选购、学做六营泥塑,六营村成为“乡村游”的热点之一。

同样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还有凤翔木版年画。宝鸡凤翔是我国八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南小里村为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发源地。据《凤翔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1507),南小里村邰氏家族中有八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至明末清初,该村有十多户人家开办作坊印制年画,至今传承延续了20代。上世纪50年代,凤翔木版年画尚存690余种,鼎盛时年产销量达600多万张,数百年间凤翔木版年画流行于陕、甘、宁、青、川广大地区,深受群众喜爱。

如今,在多方合力加持下,凤翔全区正打造“一核两极三线四区”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形成以城市为核心,覆盖全域的创新旅游目的地。

凤翔“先秦雍都、西府民俗、苏轼东湖、国脉凤香”的形象已为外人熟知。雍城大地,一幅文化铸魂,全域旅游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编辑:赵蕴清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