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基层代表杨义兴:干一行爱一行 让技术工人成为“香饽饽”

时间:2019-11-25 10:18:35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长庆油田基层代表杨义兴:干一行爱一行 让技术工人成为“香饽饽”

杨义兴带着工作室的成员,每年至少有7个月都待在修井现场,紧紧围绕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工作,工作室成员深入施工现场跟踪,制定方案,研发制作专用工用具21件,形成“高效”“水平井打捞”“小件落物打捞”等系列工具,成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长庆油田采油十厂杨义兴作为基层一线代表列席此次会议。杨义兴为何人?为何能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500名与会人员中的一份子,把石油人的形象展现在人民大会堂,把石油人的心声传递到会议现场?

在介绍杨义兴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全国成果7项、省部级成果27项;总结形成了5项长庆油田超低渗修井作业技术;他研发、改进油水井大修的‘捞、磨、钻、铣、套’各类工具120余件,申报国家专利36项。

选择修井无怨无悔,终身为之奋斗

7872f713ec401cab5ada71527d987742.png

杨义兴说:“选择修井这行,终身为之奋斗,无怨无悔!”简短的一句话,背后是杨义兴8900多个日夜的坚持、坚守与执着。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一线从事油水井措施、试油、大修等井下业务,与高原、荒山相伴24年,带领团队上内蒙、进陕北、闯宁夏,先后参加了11个油田的开发建设,凭着对修井工作的挚爱和一手“望闻问切”的绝活,累计实施油水井措施作业2800多口、维修检泵作业8600多口,创经济效益1.3亿元。

过硬技术是练出来的。在1998年“长庆杯”职业技能比武中杨义兴获得总成绩第一名,被长庆油田破格聘为修井技师。2009年5月,经过层层考核,获得了“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资质。

在解决生产过程中关键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过程中,他那颗“创新”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至今让杨义兴印象深刻的一场“硬仗”就是2011年11月怀平6井射孔枪及管串的打捞作业。

怀平6井是一口水平井,由于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摩阻、旋转扭矩较大,落物构件多且部位、性状特殊,水平井大修打捞作业一直是长庆油田乃至全国各大油田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三个兄弟单位打捞半年多,均以失败告终。许多老专家断言,这口井只能做报废处理。眼看着怀平6井一天也没生产,一滴油也没有见到,采油十厂决定让杨义兴来啃这根硬骨头。把2000多米以下的碎片状落物沿着先水平后垂直的方向打捞出来,这在国内此前并无先例,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配套工具。杨义兴和同事仔细钻研地层特性和井筒状况,经过反复试验,根据实际需要研制出“隔腔式局部反循环打捞篮” “全天候母锥”等12件水平井作业工具,解决了落物打捞后再次掉落、工具与落鱼不同心及打捞中旋转等问题,其中7件申请了国家专利,创造了在一口井施工过程中研发工具最多、申请专利最多的纪录,填补了长庆油田水平井复杂打捞作业的空白,挽回经济损失3100多万元。

对杨义兴来说,技术创新的坐标永远在现场,灵感来源于现场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他积极参与企业重点技改项目攻关,解决生产过程中关键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利用普通油管实现连续循环水平井井筒处理工艺管柱装置” “水平井反循环射流螺杆钻钻铣工具”等6项技术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杨义兴把创新的“提效点”盯在修井现场的清洁生产上。他带领工作室创新推广了“三位一体”清洁修井技术,研发了“修井现场自动化消防”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属首创。其中,清洁修井技术在长庆油田得到了全面应用,工作室参与了集团公司清洁作业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让杨义兴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为“一群人”

2014年,杨义兴创新工作团队组建。2018年集团公司以杨义兴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杨义兴井下作业技能专家工作室”。杨义兴如虎添翼,他立志要把创新精神的“火炬”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学技术搞创新,把工作室打造成井下作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器”,让杨义兴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为一群人。

杨义兴带着工作室的成员,每年至少有7个月都待在修井现场,紧紧围绕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工作,工作室成员深入施工现场跟踪,制定方案,研发制作专用工用具21件,形成“高效”“水平井打捞”“小件落物打捞”等系列工具,成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 2017年11月他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这样说道,“要让技术工人真正成为‘香饽饽’”。

在杨义兴手把手的帮带下,修井作业大队技术员隋明祥从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独挡一面的技术“精兵”,获得了“长庆油田十大工人发明家”的荣誉称号,今年8月隋明祥撰写的《修井现场清洁作业技术配套研究与应用》在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技术交流大会上获得了三等奖,中国石油企业协会还给他颁发了一个金灿灿的奖状,让隋明祥自信满满、底气更足。

榜样是一种力量,并且这种力量是无穷的。

11月的广东佛山,阳光明媚,乔河作业区岗位员工辛胜杰正沉浸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激动不已。在杨义兴这个榜样的熏陶带动下,辛胜杰致力于创新研究,发明的专用钢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抽油机盘根快速装卸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今年他加入了中国发明协会。“杨义兴是我们十厂人的骄傲”“我立志要当第二个杨义兴,在创新的路上努力奋斗”。

无论行走到哪里,初心始终不变

2017年,杨义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以一名一线党代表的身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向全社会展现了石油人的良好风貌。他先后到陕西、山西、新疆、青海、宁夏等13个省份宣讲十九大精神85场次,累计8.6万余人次聆听。每一次的宣讲,杨义兴都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其中,让党的声音传达到祖国各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结束后,杨义兴第一时间把全会精神带到了油田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付锁堂总经理对杨义兴详细、生动、深刻的传达内容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杨义兴同志代表全体长庆石油人列席此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这是长庆油田的荣誉和荣耀。”

“最近每天我都能收到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向我发来的祝贺短信,有的人说我是石油人的骄傲,有人说我是好样的,还有人鼓励我在修井战线上继续努力,再出成果。”看到这些鼓励的话语,杨义兴心里感到非常温暖,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使命。

多少个日日夜夜,墙面上留下了杨义兴伏案苦读的背影,夕阳的井场上映照着杨义兴钻研技术瘦弱的身影,讲台上杨义兴满怀激情地传达会议精神,无论奋战在哪里,无论行走在哪里,杨义兴“干一行、爱一行、一生只干一件事”的初心始终不变。

越奋斗,越幸福!在宝石花煜煜光辉的照耀下,一身红工衣,仗剑走天涯,杨义兴的修井之路精彩继续。

编辑:丁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