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秦岭输水隧洞岭南TBM项目部周凯

时间:2020-10-13 16:24:57  来源:引汉济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秦岭输水隧洞岭南TBM项目部周凯


2016年2月28号,周凯到现在都记得那一天,清晰又准确,报出这串日期数字时,没有一点点犹疑,就跟深深刻在脑子里的手机号码一样。

突涌水:隧洞·皮筏艇·1000多人·近三个月

47a0e8dfcff65d1c3060f9f6691d8314.png

2016年2月28日,岭南TBM掘进段掌子面发生超强突涌水,日涌水量达到4.6万方,超过全隧洞设计最大涌水量3倍多,被迫停工。

“突涌水,到处都是水。”

1000多号人、近3个月,只是排水!地表上的长流河东木河与隧洞上方的石缝贯通导致这次突涌水,整个三号洞的水位以每小时3厘米的速度上涨,单日最大涌水量达到了4.6万立方米,这是怎样的概念呢?意味着仅涌入洞中一天的水就可供市区46万人日均用水,抢险紧迫程度可见一斑;一旦水位淹没主电机设备,价值几亿元的TBM(硬岩掘进机)机器完全报废,还可能会使工程停工。

c3f8cc0a57a95093421ea66d8ea68f72.png

秦岭输水隧洞椒溪河支洞突涌水现场

几公里的管道分布在隧洞的各个节点,工人们划着从乡民那里借来的皮筏艇在洞内铺水管,有的干脆骑在管道上,身体浮出水面去摸索架管;2月份工人入洞口前是羽绒服,进了洞就只剩下短袖大短裤,幸亏洞内温度高,否则这场“硬仗”会有多少刺骨的寒气浸透工人的肌肤。前期“堵破口”“抽水”等应急措施,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水量显然是杯水车薪、无能为力。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后来从其他的煤矿施工部门找来全国仅有的几台大流量水泵特种设备,分段建立拦水坝以及“洞内蓄水库”,先保证作业面和主电机的安全,再分段逐步往外进行引排水工作。扛水泥的,装管子的,大家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没一个人喊累,“我们有个工人潜到水里查找问题,大家约定他觉得情况不对就拽绳子,然后就马上把他拉上来”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周凯哽咽着说,“当时水泵在抽水容易有负压,人在里边特别危险。”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水位距离主电机闸口只剩几公分的时候,终于被控制住不再上涨了。

岩爆:高温·高湿·钢盔·防弹衣

597eafff3d8707934f99ac141f725d4d.png

岭南TBM施工中岩爆现场

地表下的工作,不确定和未知是最大的变数,即使用上了最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甚至常年有科研人员驻扎在此,但施工难度还是一次又一次刷新所有人的认知和底线。

隧洞内常年温度40℃左右,相对湿度接近90%,进出一次和蒸桑拿无异,TBM掘进机周围的工作人员用冷水浇身体进行降温。岭南TBM岩石抗压强度高达300多兆帕,刀头如同在高耐磨钢板上掘进,“不锈钢的应力也不过197兆帕,但我们面对的花岗岩强度,都过了380多兆帕了,可想而知,我们在跟什么样的怪物搏斗。”周凯说。

在洞内经过汽车和小火车的搭载,才到达作业面看到了TBM。在隧洞里不足10分钟,汗珠一颗颗往地下砸,T恤也变得透明。周凯说,机器没开,就能少释放很多热气,搁到平常,温度起码比这高上4-5度左右。TBM刀盘上的椭圆形刀片一个就有300多斤,而这样的刀片在刀盘上分布了几十个,一旦运行工作,巨大的轰鸣声和相当于10台半挂卡车引擎一起运动的能量就会弥漫在隧洞中。

65380e0a1e2145bb5581c7fb9a0d6486.png

工人处理岩爆的碎石,场面十分惊险

隧洞内钢骨架、锚杆、钢筋排、半剖型钢、锁角锚杆,再加上两帮模注、喷浆混凝土二层;TBM机器周围还未喷灌的隧洞全是一个个紧密相连的钢架圈,5公分,10公分,一排排整整齐齐;工人们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背心,从科技和物理防护去尽量减小潜在的危险。“最骄傲地是,项目干了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出过一次大型伤亡事故,小型磕碰当然少不了,毕竟岩爆太常见了。”周凯说。

靠近施工面的几十位清渣工人分工合作,敲、铲、装、拉,顺着木板拼接成道路,在狭小的作业空间里,低头、欠身、喊着“一二、一二”的号子把渣石拉至存放处。

工程:家·青春

7526d9d4e83d151d63c2ef57f8f953e4.png

秦岭输水隧洞岭南TBM项目部周凯

“我把我的青春都奉献在这了。”周凯说。

1993年生的周凯在隧道工程段已经工作7年了,这是他经手的第一个大项目,从一个小小的施工安全员走到如今TBM施工段的安全负责人,说到这儿周凯有点激动。

常年待在山里,日用品、蔬菜等一般都是集体采购,一次派出一辆小卡车,拉上十天半个月的菜回来,满足这个大家庭的日常需要。站在工人们的生活区,有时候会恍惚,这里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家一个工程一干少则四、五年,多了几十年的也有。“都跟亲人一样,不少人是外地的,离乡背井,跟自己家人呆的时间都没跟我们待得时间久,不过也有好些把老婆孩子接来了,我们都是一起的,工程干到哪,家就安到哪儿。

高温、高湿、高地应力、强岩爆、强突涌水、不明气体……“在这算把所有难关也都看过、经过了,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们的了。”朝暮和年岁并往,隧洞中藏着星落晨光,也有自己奋勇拼搏的前方,家和青春也都融入到这个综合难度世界第一的工程之中,盼隧洞把汉江水引到陕西缺水的地方。(通讯员 姚文华)

编辑:丁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