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擘画陕西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1-09-28 10:37:43  来源:陕视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擘画陕西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两年来,陕西省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淤地坝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有序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工作,不断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努力把我省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年来,陕西省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淤地坝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有序开展黄河治理保护工作,不断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努力把我省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33496ddc2f904e3880921c2009d8dea.jpeg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近年来,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榆林两市,以淤地坝等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榆林市横山区无定河流域二级支沟的元坪、赵石畔流域,已累计建成各类大小不一的淤地坝200多座。

e729f7b95af3471016d3634adf11dd73.jpeg

横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办公室主任刘锦惠:“坝地土地肥沃,比较平整,适宜种植,亩产可达到700公斤以上,是坡耕地的3到5倍。”

95799c288876024f614cb56c4a159d4d.jpeg

淤地坝是拦截泥沙的“克星”,可以从源头上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从而起到“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作用。截至2020年底,榆林市已建成淤地坝22030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2628d1a555b5d31d433799bded1173ef.jpeg

榆林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杨思炯说到:“据测算我们年流入黄河泥沙由上世纪50年代的5.13亿吨减少到了2.12亿吨。”

处于黄河中游的陕西,是黄河流域之芯,生态功能突出。今年,我省启动的“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开启了“十四五”生态空间的“绿色革命”。韩城市去年启动的黄河沿线防护林工程,已初见成效。

1ddf35a5d9b57b78bfa911d23d651dc5.jpeg

在对黄河沿线进行造林绿化的同时,韩城还依托花椒特色富民产业,先后启动花椒丰产栽培管理、低产低效园改造等项目,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01ae457bbbaf44f1519221df83a9ed4c.jpeg

韩城市林业局局长文继维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新格局,着力打造生态空间高颜值,促进韩城向“深绿”迈进,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8cb7f72f5ae1d4451e2e2c58c533d621.jpeg

在渭南境内的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对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也成为日常工作,在古灌区“井渠法”保护遗址,洛惠渠管理中心的维修养护人员正冒雨对遗址进行勘测。

af3e1a523a50bb5dc399cee85213178f.jpeg

开凿于西汉时期的龙首渠,最重要的科技价值在于首创了“井渠法”,即采用竖井和地下渠道相结合的办法施工,解决了务工通道、出料、采光通风等施工难题,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的美誉。“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科技、生态价值而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4e113358b87b7f3c2f10444ef08fb639.jpeg

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注册安全工程师权医平向记者介绍到,“我们在普查勘测的基础上,编制了《龙首渠古灌区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目前已列入《国家黄河流域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规划》,着手开展文物遗存普查登记,采取硬化路面、安装防护栏、监控设备、绿化美化等措施,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

b31a55878753272ed53f315b0fc6995b.jpeg

近年来,陕西省持续强化对延安革命旧址和石峁、汉长安城、统万城等遗址的保护力度,延续黄河历史文脉。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淤地坝建设等生态保护工程,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开展黄河治理保护。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转变,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流域内3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于国考目标30多个百分点。

编辑:赵蕴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小”景点也有“大”惊喜

    忒色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西安除热门景点、大众文化地标外,还藏着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符号”,今天,记者带你避开人潮去打卡,共享一场暑期文旅“盛宴” 2024-07-25

  • 这里有座“汉风不夜城”

    忒色 “逛夜市 品变化”系列报道⑤这里有座“汉风不夜城”7月14日晚,汉中市汉台区饮马池小吃城里灯火通明、美食飘香,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2024-07-24

  • 夏日休闲好去处

    忒色 2024-07-24

  • 西安,尽显魅力与活力

    忒色 7月19日,中新网文章介绍道,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美国高校的学生与北京大学的师生一同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不夜城,并探访陕西自贸区和新能源企业,感受古老与现代交汇的活力西安 2024-07-24

  • ​2024欧洲杯主题自驾之旅圆满结束

    忒色 吸引40名自驾游爱好者踊跃参与,活动从西安出发,六天时间里,车友们驾车途经金佛山、酉阳桃花源、濯水古镇、武隆四大景区,穿梭在大自然中,共同经历一段难忘的旅程 2024-07-19

  • “桥”见西安

    忒色 该立交开通后,通行时间有效缩短,城市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2024-07-19

  • 西安成为汉服消费体验第一城

    忒色 鼓励汉服生产企业注册销售企业,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的,鼓励纳入线上批发业统计,财政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2024-07-19

  • 影视+文旅 为观众带来丰盈的“长安体验”

    忒色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多个剧目不止在线上拥有超高讨论度,同样接轨线下,用“影视+文旅”的全新探索融合,为西安市民、全国观众带来更丰盈的“长安体验” 2024-07-12

  • 2024欧洲杯主题自驾之旅从西安欢乐启程

    忒色 武隆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的仙女山草原如绿毯,森林如大山环绕四周 2024-07-09

  • 既要性价比也要体验感 年轻人爱上跟团游

    忒色 同龄人组团 玩起“说走就走的旅行”5月初,家住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的马晓浏览小红书时,被同龄人旅游团这一出游方式所吸引,一连看了多篇分享帖,认真选择后,她在一则“和年轻人一起去川西流浪”的帖子后留言,并报名参加了5天4晚行程的同龄人旅游团 2024-07-09

  • 古城观众领略 音乐版《堂·吉诃德》

    忒色 将文学巨著融入浪漫主义的古典音符古城观众领略 音乐版《堂·吉诃德》    音乐会现场    西方古典音乐中有关“浪漫主义”的标志,其中一个分支便是将文学巨著、哲学经典谱写成音符里的鸿篇巨制,用音乐叙事、抒情,描写洋洋洒洒的历史,展示文学家笔下戏剧化的人物 2024-07-08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