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三项举措确保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

时间:2021-10-20 14:32:34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三项举措确保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

下一步,全省上下将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建立健全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为高标准做好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助力环境执法规范化提供保障


7eff28d7fe11d238c4630c24f5538d8a.png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建立健全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的通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执法监测两支铁军队伍的工作效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生态环境厅借助生态环境部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大练兵活动之机,相继组织了执法监测联合网络答题竞赛、联合业务培训、联合实战比武等练兵活动,确保了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

一是开展联合答题,夯实业务基础。

为加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队伍建设,筑牢理论基础,省生态环境厅自6月28日起至8月6日止,依托“综合练习知识竞赛”微信小程序,组织全省执法、监测系统在岗人员开展为期6周的网络答题知识竞赛活动。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排污许可条例》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暨执法、监测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全省共计126个省、市(区)、县(区)的执法、监测机构2667名执法、监测在岗人员参加。执法、监测人员参与率均达到了95%以上。各机构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参与答题活动。全省参与网络答题总计达186052人次。此次联合网络答题对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深入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学习,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持续强化人员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学用结合的意识,产生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d846bad409a492cea8b56bd0a4fdec2c.png

二是开展联合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为切实提高执法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省生态环境厅于7月5日至8日,举办了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联合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着重对涉水和涉气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检查要点,废气污染源执法监测,水和废水监测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同时为解决执法干部在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还对环境执法实践过程中行政拘留应用、行政处罚案例解析等内容进行了授课。有效的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左右手”同步发力、同步提升,加快执法、监测深度融合落实到实处。

ae70496ab98074b151d28695e02903ab.png

三是开展联合比武,锤炼业务技能。

为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监测尖兵,切实发挥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头兵、先锋队作用。省生态环境厅于10月11至13日,举办了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联合实战比武。全体参赛队员和裁判员按照联合实战比武规则,携带比武设备和物资,分别赴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四市的5家火电企业、3家水泥企业和1家煤化工企业,各组抵达现场按区域、分行业随机抽取企业排污口。参赛执法人员对抽取的污染源排口自动监控设施进行现场全面检查,并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通过对参赛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和制作笔录的考核来实战检验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对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掌握程度。参赛监测人员进行比对监测和盲样监测,出具比对监测结果。各单位将持续强化实战练兵,在实践中不断融合执法监测联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队伍正规化和专业化水平。

eb1535129f1bc7973b0f08b97b68d653.png

生态环境执法、监测工作,是生态环境综合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全省上下将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建立健全执法监测联合工作机制,为高标准做好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助力环境执法规范化提供保障。

编辑:赵蕴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