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涉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负责的秦岭片区总面积共43.86万公顷。这其中囊括了陕西省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和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区域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共4市8县的19个乡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要发问了。什么,陕西竟然还有大熊猫?数量竟然还能多到建立公园?
那么,陕西的大熊猫有什么特点?陕西在大熊猫保护方面又是如何实践的呢?听小编给你讲讲吧!
国家公园之“伞保护效应”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其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大熊猫,还是利用大熊猫的影响力来保护其他物种,所以大熊猫其实是“伞护物种”,这被现象称为“伞保护效应”。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也是利用这一效应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陕西是我国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
传说在上古时期,蚩尤与黄帝大战,蚩尤所乘的食铁兽就是我们的国宝熊猫。提起大熊猫,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四川,其实,这种只会撒娇卖萌的“食铁兽”并非只是四川“特产”,陕西也是我国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秦岭大熊猫集中分布于西安、宝鸡、汉中、安康等地的交界地带。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秦岭生存着345只野生大熊猫,占大熊猫总数的18.5%。
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的分布区,早在1.2万年前就已经相互隔离,形成了不同的两个遗传群体。两者在外形上就有一些差别,四川的长得更像熊,而秦岭的更像猫。秦岭大熊猫体态肥硕丰盈,憨态可掬,被戏称为“国宝中的美人”;四川大熊猫体型略小不如秦岭大熊猫丰满。
大熊猫中“不一样的烟火”之七仔
大熊猫“七仔”一直生活在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它出生于2009年,雄性,性格憨厚老实,不争不抢,更因其罕见的毛色而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它是全世界唯一一只可供人们研究、观赏的棕色大熊猫。
棕色大熊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有科学记载世界上一共仅发现过9次棕色大熊猫,发现地点均为陕西秦岭山脉核心地区,其中在佛坪县就发现6次。
大熊猫国家公园之秦岭片区
2019年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
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面积共43.86万公顷,核心保护区面积31.51万公顷,一般控制面积12.35万公顷,占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面积比例分别为71.83%、28.17%。区域包括12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3个省属林业局、16个林场。
园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有大量的山丘与谷底景观,凸峰、峰丛与象形山石等形成特殊地质地貌的自然遗迹;拥有溪流、河流、瀑布等极高品质的水域景观和云海、雾凇、阴坡冰挂气象景观;园内分布着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为代表的“秦岭四宝”等许多珍稀动物;还藏着许多珍稀植被,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秦岭四宝
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陕西实践
多年来,陕西高度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为保护秦岭这一“天然基因库”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以秦岭大熊猫为主的珍稀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等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促使秦岭大熊猫保护管理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开展野外巡护、救护、监测和科学研究,建立、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濒危的大熊猫种群,在秦岭繁衍壮大。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秦岭大熊猫约345只(不含幼体),占全国18.5%,栖息地面积36.06万公顷,潜在栖息地面积24.46 万公顷,涉及5市11县。与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相比,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幅为26.4%,超出全国平均增幅9.8个百分点,为全国最高。种群密度为0.096只/平方千米,较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增高了23.1%,超过全国0.072只/平方千米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国之首。截至2020年底,秦岭大熊猫人工种群数量已达到32只,实现了“四世同堂”,陕西也成为世界第三大大熊猫繁育基地。
经过长期保护,秦岭大熊猫生存状况不断改善,种群数量不断提升。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秦岭大熊猫约345只(不含幼体),占全国18.5%,栖息地面积36.06万公顷,潜在栖息地面积24.46万公顷。与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相比,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幅为26.4%,超出全国平均增幅9.8个百分点,为全国最高。种群密度为0.096只/平方千米,较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增高了23.1%,超过全国0.072只/平方千米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国之首。
编辑:赵蕴清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
忒色 高原藏医服务升级 久治县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看病远、就医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群众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