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坤)榆林市的西大门定边县,1986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在脱贫攻坚中,定边县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具体特点,“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顺利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这两天,榆林定边县城郊十里沙村的鲁红山把大棚里的辣椒刚卖完,又开始下地收玉米。
定边县十里村村民鲁红山:“光种蔬菜、辣椒这些这些年收入还好,自己感觉也有信心干,今年这个两大棚收入两万多块钱。”
早年间,鲁红山和家人搬迁到十里沙村,因为家境贫困,妻子离异,留下一儿一女。如今,儿女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他和老母亲。针对这一情况,县上给他制定帮扶计划,盖了三座大棚种植辣椒,又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工作,让他的收入翻倍增加,不仅跨越了“贫困线”,还有了自己的存款。眼看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鲁红山又盖了新房,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榆林定边县十里村村民鲁红山:“收入也好了,这几年上面扶持的可以,帮扶的也好,自己也有信心了。”
定边县地广人稀,根据贫困户不同的家庭状况,县上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家住定边县安边镇雷圈村的张明海,三个儿子都成家在外地,老两口不愿走出去,县上给他发放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老两口租了80多亩的土地,搞机械种植,加上之前发放的5只种羊,一年下来,老两口通过种植、养殖收入突破了5万元。
定边县安边镇雷圈村村民张明海:“这就是原来精准扶贫给我补的五只羊,四只母的一只公的,现在已经繁殖到20只了,刚那几天又下了9只小羊羔,到明年正月,能卖个5千多6千块钱。”
种植有补贴、养殖有补贴、保险有补贴,2016年以来,定边县先后投入29.76亿元脱贫资金,实施“一户一策”,为9765户贫困家庭量身定制帮扶计划,成功对接了3万多个适合群众发展的家庭项目,做到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受益到户,实现全县顺利脱贫摘帽。
榆林定边县委书记崔博:“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再鼓干劲,再上力度,再加措施,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编辑:谢雨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