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延千里的能源动脉上空,一架搭载智能“鹰眼”的无人机正在自主巡航。它敏锐地扫描着下方的输油管道,精准捕捉并实时回传每一处潜在隐患。这双翱翔于中国广袤天域的“智慧之眼”,来自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诺科技”)——一家由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团队孕育、手握280余项核心专利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撑其不断突破技术边界、开拓市场疆域的,除了过硬的科技实力,还有来自税务部门的助力,这股力量如精准的“东风”,为企业的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滴灌:为科创“长跑”精准供能
“前期我们就像在跑一场烧钱的‘马拉松’,压力非常大,累计亏损一度超过2亿元,能缴纳的税种和额度自然有限。”因诺科技财务负责人梁孟琳坦言。作为典型的硬科技企业,因诺科技曾经历漫长的研发投入期。国家税务总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税务局”)精准识别到这类科创企业的共性痛点,组建了“税链先锋”服务团队,定期主动上门,开展“滴灌式”辅导。
针对因诺科技兼具“双软”企业(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重身份,西安高新区税务局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包”,详细解读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核心优惠政策要点,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惠红利。近三年来,这些精准落地的税惠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数千万元,有效缓解了研发“烧钱期”的资金压力。
尤其是税务服务的“前瞻性”,让企业倍感贴心。因诺科技在准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前,税务干部主动上门“把脉问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归集这些要求非常专业和细致,稍有不慎就可能埋下隐患。税务干部提前帮我们梳理流程、规范材料,把可能引发后续风险的‘雷’提前排除。”梁孟琳对此深有感触,“这就像给我们打了一剂‘预防针’,避免了可能因不合规而面临补税甚至影响企业生存的风险。”在企业申报“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等关键资质时,西安高新区税务局积极参与材料预审,为企业资质这条“生命线”保驾护航。
服务护航:做创新远征的“地面塔台”
税务部门的服务,远不止于政策落实,更延伸至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成为企业创新远征路上可靠的“地面塔台”。
针对因诺科技这类技术密集、业务链条长、供应商众多的链上企业,西安高新区税务局配备了专属“税链长”,通过线上线下主动服务,及时传递最新税费政策,并为企业及时预警涉税风险点。
因诺科技曾因个别上游供应商“失联”,面临获取合规发票的难题。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及时发现了问题发票线索,并指导其如何规范采购渠道、加强发票审核。“通过这次经历,我们内部也根据税务部门的建议,建立了风险控制机制,让大家时刻绷紧合规这根弦。”梁孟琳介绍道。
在企业筹备股改、引入战略投资的关键资本运作阶段,西安高新区税务局也靠前服务,协助企业规范账务处理、梳理股权架构,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如今,因诺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系统及无人值守机库,已深度应用于石油管道智能巡检等领域。
“去年我们营收达到2.1亿元,今年目标是全力冲刺3.4亿元!”梁孟琳表示,税务部门一路精准服务,帮助因诺科技能够保持合规经营、诚信纳税,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信心。
随着更多像因诺科技这样的科技“尖兵”在西安扎根、壮大,税务部门的“春风”将持续吹拂这片创新的热土,以更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托举冉冉升起的“硬科技之都”,翱翔于更广阔的新蓝海。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