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官,我家楼上漏水的事经过你们‘解忧杂货铺’的协调,终于解决了!”8月14日一大早,西安市未央区绿地香树花城社区居民李阿姨来到警务室,握着社区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李阿姨口中的“解忧杂货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店铺,而是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的便民服务平台。这个“店铺”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做商品交易,而是用贴心服务赢得群众的心。
主动收集群众诉求,确保“件件有回音”
以往,群众有了问题,往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问题解决的效率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痛点,公安未央分局建立“解忧杂货铺”,社区民警主动收集群众的诉求。
“我们每天都会在社区巡逻,和居民聊天,把他们遇到的难题记下来。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生活琐事,都能在‘解忧杂货铺’里找到解决办法。”公安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昱博说。民警将收集到的矛盾纠纷、民生诉求、安全隐患等一一记下,分类梳理后,联合物业、社区、司法等部门“对症开方”。
记者在未央区祥和居社区警务室里的记录本上看到,无论是邻里口角、噪声扰民,还是独居老人无人照顾、小孩放学无人看管,只要群众有需求,“解忧杂货铺”都能“接单”“派单”“回单”。社区民警告诉记者,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由民警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商议解决方案,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最小共治单元,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以前觉得民警是处理大案要案的,家里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好意思麻烦他们。现在好了,‘解忧杂货铺’就在楼下,有事随时能找到人。”西铁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我们将最小共治单元理念融入‘解忧杂货铺’的运作中,以社区为基础,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民警、辅警、社区工作人员、治安协理员等,形成紧密协作的治理团队。”公安未央分局副局长韩浩告诉记者,这些最小共治单元如同一个个“神经末梢”,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信息收集、隐患排查、治安防控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水平。
西安市北二环一老旧小区长期存在停车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居民意见很大。今年6月初,居民向“解忧杂货铺”反映后,所属网格的共治单元迅速行动,大明宫派出所民警协调交警规范停车秩序,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物业则加大对小区设施的维护力度。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当好“勤务员”,绘就平安幸福画卷
最小共治单元运行以来,解决了不少居民的烦心事。民警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街巷楼宇间,从护送学生安全放学,到提醒居民锁好门窗;从帮助走失老人找到家属,到排查整改消防隐患……一件件小事,串联起社区的平安与和谐。
在湖滨花园社区,有邻居因楼道堆放杂物产生纠纷,矛盾逐渐升级。未央湖派出所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组成调解小组,多次上门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楼道恢复畅通,邻里关系也重归和睦。
近日,湖滨花园社区一位老人独自在家时突发疾病,家人却远在外地。网格员发现异常后,迅速通知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大家一边联系120急救,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老人家属。由于救助及时,老人转危为安,家属感激不已。
“群众的需求是我们的工作方向,‘解忧杂货铺’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就在眼前’。”韩浩说。
如今,在未央区,“解忧杂货铺”已成为社区里的暖心“地标”。(记者 张英 通讯员 王淼仙)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