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五日,长安区郭杜街道书苑社区党支部协调医卫组织为居民体检,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并提供一对一护理方案。
“前两天有居民反映阿姨们跳舞的音乐声太大,打扰到他们休息了。今天,我们把大家叫到一起商量一下……”10月15日,周三,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书苑社区每周的义诊日。借此机会,社区党委书记袁亚红约了几名居民代表,一起商讨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燕园小区,许多和范忍雀一样的舞蹈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燕园舞蹈队。她们每天一起研究动作、队形,几乎每两周都要排练一支新舞蹈,在各地进行公益演出。
为了尽可能不打扰小区居民,舞蹈队每周一到周五8时40分在小区广场排练。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出门了。“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很注意了,没想到还是影响到了邻居。”燕园小区居民范忍雀说。
“既然大家提出来,我们就改正,不能把我们的爱好建立在打扰其他人的生活上。”范忍雀率先表态。
“我们回去再调试一下音量。只要我们自己能听见就可以了,绝不打扰大家。”舞蹈队成员赵彦玲说。
袁亚红也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咱们社区活动室排得比较满。我们协调了周二和周四上午的时间,可以空出来给大家排练舞蹈。”
“对,最近老下雨,能在社区活动室排练就方便多了。”“我们以前就想来社区活动室,只是不知道活动室什么时候空闲。现在有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可太好了。”……舞蹈队的阿姨们拍手叫好。
“袁书记,我还想问一下,社区二楼的养老服务站有一片空地,我们可以用吗?”范忍雀问,“有时候我们约了演出,要紧急排练,经常找不到地方。”
“可以的。这个养老服务站也是咱社区的场地,我们把它交给比较专业的第三方养老机构在运营,只要没活动,大家都可以用。”袁亚红解释,“在咱们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除了一间房我们用作办公室,剩下的空间都是给居民用的。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群众‘走进来、坐下来、还想来’。”
“社区给咱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以后争取不给社区添麻烦。”一位阿姨说。
“不怕麻烦。没有麻烦,要我们社区干部干啥?”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倩笑着说,“咱们有事一起商量,总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书苑社区,“居民的事居民议”已经成为习惯。“社区党委把关定向、协调各方,拓宽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把群众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商议的事项。”袁亚红介绍,“在社区,商量已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主要工作方法。在商量中,问题解决率逐渐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前段时间,通过商量,如园小区的一群乒乓球爱好者也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入秋以来,西安雨水天气较多,室外的乒乓球场地经常用不成。他们向社区反映了这一问题。
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和物业一起商议,找到了解决方案:居民自行购买乒乓球桌,物业在地下车库寻找了一处空地,帮居民安装好乒乓球桌,并加装了照明设施。现在,无论刮风下雨,居民都能畅快地打球。
“有事多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袁亚红说,书苑社区积极搭建协商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说事、议事,“商量”出居民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记者 刘居星文/图)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