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泞土路”到“幸福坦途”——“中国移动2024年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榆林驻安则梁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时间:2025-09-18 15:06:10  来源:陕西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泥泞土路”到“幸福坦途”——“中国移动2024年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榆林驻安则梁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走进榆林横山安则梁村,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至家家户户,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新建的苹果冷库前村民分拣装箱忙,农户的笑声在山间地头回荡。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旱季吃水难。多年来,中国移动陕西榆林分公司派驻横山区安则梁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同吃一锅饭、同坐一条凳、同谋一条路”。今年6月前后,安则梁村驻村工作队作为全国15个获奖单位之一,荣获“中国移动2024年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还获得了“陕西移动2024年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筑路为民:打通乡村振兴“产业路”

“车子还没到农户家,就被烂泥路拦住了,车轮陷进去半尺深!”回忆起2021年初到安则梁村的情景,驻村第一书记张少云记忆犹新。那时的安则梁村,生产道路多是黄土路,每逢雨季就会泥泞不堪,塌方、中断,到处坑坑洼洼。

“路不好,苹果运出去磕碰一半,卖不上价啊!”果农王大叔感叹道。道路不仅影响村民日常生产劳作,更关系到全村的苹果外销,面对村民的期盼,工作队将修路列为头等大事。

拿着陕西移动资助的几万元资金,工作队与村委召开了多次会议,决定用这笔钱修复维护水毁道路。为了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他们走遍全村,与村干部一起勘察道路,标记水毁路段,制定了分步修复计划。

盛夏时节,施工开始,工作队员们顶着烈日盯进度、盯质量,衣服常常是湿透又晒干,但从没有人抱怨;雨季来临,大家又不分昼夜巡查塌方情况,组织村民加固路基,确保新修道路安全稳固。2022年至今的3年多时间里,工作队累计维护修整了52公里道路、30多处塌方中断,村里的22条生产道路都被平整一新、恢复畅通。

b820f59502e858dcc2b3c7bbf6a2aae9.png

“以前收庄稼都得靠人力,现在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地头,省了不少力气!”村民李大爷看着平整的路面,满心欢喜。更让他高兴的是,路修好了,苹果收购商的车能直接开到果园边,每斤苹果价格涨了5毛钱,一算账一年收入涨了不少。

如今,这些生产道路成了全村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活水润心:破解季节性缺水难题

“一盆水要淘米、洗脸、喂牲口轮着用,剩下了就去浇菜地。” 阳洼小组70岁的赵奶奶感叹道。安则梁村地处黄土旱塬,一到旱季,全村人只能眼巴巴盼下雨,或是去几公里外的河沟里排队取水。

2021年旱季,入户走访时,季节性缺水问题让驻村工作队成员很揪心。水缸里泥沙沉淀,铝壶里结着厚厚的水垢,不少村民只能等着村“两委”送水来,人畜之外的用水很难得到保障……拿着走访报告,第一书记张少云召集村两委开会,大家连夜整理好材料,一边跑政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一边向上汇报情况。那段时间,工作队的车后备厢里塞着各式各样的水样瓶和测绘报告。

转机出现在2022年。经过工作队多方协调沟通,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拨付8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当地政府部门也拨款30多万元,用于解决村民季节性缺水难题。施工期间,工作队带着村民扛水泥、砌窖体,还专门请来水利专家指导防渗处理。水窖建好后,工作队将一条条管网引入到用户家中。

c335aba2981e0bb0093508397f6fa895.png

赵奶奶拧开自家新装的水龙头,清水汩汩流出,尝了一口,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这水真甜!以后再也不怕旱季缺水吃了。” 如今,在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建起了32座崭新的集雨场窖,有效解决了全村3个小组65户人家旱季饮水难题。

产业振兴:小苹果成就大事业

安则梁村的山地苹果品质优良,过去因缺乏储存设施,果农只能低价抛售。“最愁的是苹果熟了卖不掉,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果农李福强说。

2023年初春,驻村第一书记张少云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他们发现,全村32户果农每年因无法储存而损失的苹果超过10万斤。在村委会议室里,张少云把调研数据一页页贴在墙上:“建冷库是当务之急!”

为了冷库项目早日申报成功,工作队连续加班半个月,反复修改建设方案,光是预算就做了5个版本。研讨、论证、立项,最终,陕西移动拨付了68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冷库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选址时,果农们都希望冷库建在自家附近,工作队不得不反复权衡。他们带着测量工具走遍全村,用GPS定位果园位置,最终确定了6个运输方便又辐射全村的站点。

施工期间正值三伏天,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交付进度,工作队专门请来了县农业农村局的冷库建设专家现场指导。当第一座冷库竣工时,全村老少都赶来参观。李福强摸着崭新的保温层,激动地说:“这下咱们的苹果也能住‘空调房’了!”

如今,6座现代化冷库分散在安则梁村里。去年收获季,果农们第一次尝到了错峰销售的甜头。李福强家储存的2万斤苹果,等到春节前后上市,每斤多卖了1.5元,增收3万多元。

71521f6c127fbf3734cfa5ba0c19fe19.png

除了建冷库,工作队还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驻村培训,推广疏花疏果、有机施肥等技术,让当地苹果优果率从60%提升至85%。如今,安则梁苹果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硒果”,不少外乡人专门前来品尝采购。在工作队成员的努力下,苹果树真正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029741a6fe986155d7dea8e3b743f2e2.png

农技专家向农户科普种植技术

鱼水情深:驻村帮扶暖民心

翻开张少云的驻村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诉求。“5月12日,帮老李家修屋顶。”“7月3日,联系医院为留守儿童体检。”“9月20日,协调新建皮基站。”……“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工作队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3年春节前,大雪封山,独居的陈爷爷突发高烧。工作队队员冒着风雪徒步2小时送药,轮流守在床边照顾。“驻村工作队事无巨细关心着我们这些老年人,有他们在,不仅能知道新政策,生活中的一些大小事也不用愁了!”陈爷爷逢人就夸。这样的故事在安则梁村数不胜数——帮残障住户申请补助、劝导辍学儿童返学、组织村民直播卖苹果……一点一滴的付出,换来了全村人的信任。

如今的安则梁村,道路畅通、产业兴旺、村民富足。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下一步,驻村工作队还在着手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山地苹果谋划产业链的后续销路,努力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致富路越走越宽。

编辑:朱春娇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